聚焦重点领域 倾斜信贷资源 政策性银行力撑实体“回暖”
为增强疫情期间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金融帮扶力度,近日,从中央到相关部委密集部署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作用。其中,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春耕备耕、外贸行业等成为支持重点,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实行优惠利率等一揽子举措加速落地。与此同时,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也正加紧输血重点领域,倾斜信贷资源,推动重要国计民生项目尽快“回暖”。
“政策性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国家队’成员,相比商业银行有着更强的先导作用,有利于补齐商业性金融的融资缺口,在抗击疫情期间,承担着逆周期、补短板的重要任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相关部署近期频频展开。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政策性银行将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要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作用,开发银行对制造业企业以及企业复工复产要加大专项信贷支持,进出口银行要专项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进出口企业,农发行要专项支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此前,央行等五部门发布的通知也明确指出,支持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合理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
记者获悉,一揽子政策利好正在加速释放输血重点领域。针对企业疫情期间流动性紧张的现状,国开行设立专项流动资金贷款,保障疫情防控、交通物流、能源供应、医用物资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生产等国计民生领域企业复工复产。截至2月26日,专项贷款实现本外币发放达1215亿元。
农发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发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确保各类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进行春耕生产,支持保证粮食产量基本稳定。截至2月28日,农发行共发放支持春耕备耕贷款140亿元。
“在抗击疫情、稳生产稳发展方面,政策性银行得到了专项信贷等精准的政策支持,这也将发挥正向激励和杠杆作用,撬动其他社会资金扩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稳经济稳发展做出贡献。”上述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普及科学养蜂技术 帮助农民更好发展“甜蜜”事业
蜜蜂所团队成员正在对蜂农进行蜜源植物溯源系统培训。 中国农业科学院供图 李建科(手持活框者)为蜂农指导中蜂养殖技术。 中
2019年保荐机构IPO收入同比翻倍 科创板成IPO收入重要增量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张婷婷 制表 吴比较 制图2020年3月份开始,中国证券市场延续了26年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此背
中央多次强调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力 有哪些城市会迎来利好?
我国经济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后,中心城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中国人民银行将陆续发行2020年贺岁纪念币一套
自12月18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陆续发行2020年贺岁纪念币一套。这套纪念币共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其中,1枚银质纪念币印有福字
双方达成共识,工商银行和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12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在京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聚焦金融科技、打造开放生态为此次合作的亮点。根据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