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贵在精准 把好货币闸门 精准滴灌经济
宏观调控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也给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考验着宏观调控精准施策的能力
春节以来,央行频频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从节后前两个交易日累计投放1.7万亿元流动性,到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再到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供企业,一系列举措有效稳定了市场。
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有力对冲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许多暂时处于困境的实体经济企业有望得到更多甘霖。近期,不少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低利率的在线贷款业务,为中小企业解燃眉之急,这与货币政策的有效引导密不可分。
然而,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面,充足的流动性,在增强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的同时,也不免让一些人担心,货币政策如何做到灵活适度?
货币如流水,调控得当,就会成为支撑经济稳定运行的源头活水,让实体经济茁壮成长。把握不好,也可能影响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正如人们修建水利工程是为了精准调控水流,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目标也是精准调节资金量,让实体经济保持营养充足的同时,避免带来通货膨胀等不良后果。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与此一脉相承,近期货币政策一系列举措充分发挥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确保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从调控目的看,释放流动性主要为应对短期经济下行压力。疫情的冲击具有突发性,货币政策也需要灵活应对,但这种流动性的释放更多带有短期性质,意在应对疫情的暂时冲击,与“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有着本质区别。事实上,通过自然到期,央行已将节后投放的短期流动性全部收回,同时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调控方式看,央行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定向操作。为满足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流动性需求,央行综合运用了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也采取市场化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借助市场无形之手,让货币之“水”更有效率、更精准地流向实体经济。
从调控效果看,实体经济成为主要受益者。在资金流向上,央行严把关口,专项再贷款实行企业名单制管理,严格限定资金用途,保证低成本资金第一时间精准流向重点保供企业。在利率水平上,央行以差别化利率引导资金流向,近期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幅度大于5年期,将有效促使资金流向因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经营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宏观调控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也给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增长带来影响,需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另一方面,物价运行态势等也是宏观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考验着宏观调控精准施策的能力。为此,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奋力夺取“双胜利”,宏观政策要加力。日趋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也是中国经济在压力下保持强劲韧性的重要支撑。我国宏观政策空间足、调控工具储备多,只要科学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就一定能克服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宅家牛”兑现!30家券商2月业绩出炉:中信稳获双料冠军 天风净利暴增7倍
截至3月5日20:00点,已有30家券商披露2月业绩,宅家牛行情正式兑现!数据显示,多家券商业绩喜人,实现翻倍增长。龙头券商中信证券在营业收
八方辐辏,外贸向好没有变!海外订单总算保住了!现在天天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
图为3月4日,一艘大型远洋滚装轮在连云港港东方公司码头装载800多台国产汽车出口英国。 王 春摄(人民视觉)海外订单总算保住了!现
求职者注意啦! 逾百家名企"云招聘":首批将招75000人
求职者注意啦!上百家中国知名企业参加、首批招聘岗位约75000人的"云招聘"活动启动了。3月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与国投集团国投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普及科学养蜂技术 帮助农民更好发展“甜蜜”事业
蜜蜂所团队成员正在对蜂农进行蜜源植物溯源系统培训。 中国农业科学院供图 李建科(手持活框者)为蜂农指导中蜂养殖技术。 中
2019年保荐机构IPO收入同比翻倍 科创板成IPO收入重要增量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张婷婷 制表 吴比较 制图2020年3月份开始,中国证券市场延续了26年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此背
中央多次强调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力 有哪些城市会迎来利好?
我国经济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后,中心城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